清晨的卢龙县尤庄坨村格外寂静,卢龙项目部参与山体光伏项目建设的职工们的宿舍就在这里,三个月的基建生涯,让大家适应了排队洗漱、用卫生间、热水间断供应的“原生态”生活方式。
“今天早上的气温已经跌到零下了,我得赶紧去看着工人施工,山上气温更低,你们注意保暖。”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卢龙山体光伏项目部副经理杜一峰已经走远了。
山体光伏目前最大的建设难点便是与冬季的极寒天气抢时间,因此,盯住现场的作业安全,敦促施工单位增派施工人员,成了杜一峰的“必修课”。
“注意理顺地上的电线,一定要确保给升压站路面留出无障碍物通道,保证人员安全通行……”杜一峰的安全提醒响彻现场的各个区域。
“杜经理,本来你的嗓音就低沉,现在声音更‘魔性’了,不行配个大喇叭吧。”施工人员调侃道。
“你们使劲提高安全意识,我就能少在你们耳边念叨。”
一上午,杜一峰不是在山坡上跟工人们调整光伏板的角度,就是下山到升压站内查看设备安装的进度,又或者打电话协调各种事宜,忙得“不亦乐乎”。
“越是拼进度的时候,安全弦越不能松,绝不能让安全拖了项目施工的后腿。”下午开工前,杜一峰继续跟大家强调要注意安全。
每天下午,杜一峰都会先到山上检查一遍施工情况,清点作业人数。
“快放下光伏板,把安全帽的带子勒紧。”刚搬起光伏板的施工人员小刘又听到了独属于杜一峰的“唠叨”。只见杜一峰将手里的扩音器放到嘴边,“安全帽带的松紧代表了你安全意识的强弱,你这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下班我给你加课一堂,再有下次,就下发考核单了。”
小刘赶紧调好安全帽带。一回头,杜一峰已经拎着扩音器,大步向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