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温暖和光明的背后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冯文辉 乔振华 乔文艺 刘海韬
日期:2025-02-07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绸彩带随风飘扬,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春节的喜悦与温馨。

万家灯火辉映下,有一种坚守始终温暖人心。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所属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内蒙古大唐托电),有这样一群电力人,他们在春节假期里没能与家人团聚,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己的敬业与担当,温暖了青城呼和浩特53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点亮了500公里外首都北京的万家灯火。

“绿电进京”的守望者

内蒙古大唐托电所属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每年可生产绿电41亿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超1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50万吨。“风光”无限好,清洁能源跨越千里,实现了“北疆绿电亮北京”。

项目所在地的新能源事业部石门风光电站,平日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电站被静谧笼罩,只有山下村庄里零星传来的鞭炮声,提醒着人们新春佳节的到来。

  大唐托电新能源事业部运维中心石门班组班长亢彦龙(左一)与同事清理新能源场站积雪。乔振华 摄

作为大唐托电新能源事业部运维中心石门班组班长,今年是亢彦龙春节连续坚守岗位的第二个年头。山上寒风凛冽,他和同事王子脸蛋冻得通红,棉帽上结满了呼气凝成的霜,穿梭在升压站内35kV、GIS、SVG区域及泵房之间,仔细检查配电间各个设备接口,确保春节期间发电设备正常运转。

“配电间内的设备可是安全的重要保障,春节期间用电需求大,咱们更得确保万无一失。”“这个数值虽然现在正常,但负荷一大,就容易出现波动。咱们要时刻关注它的变化趋势,一旦有异常,就得立刻排查原因……”亢彦龙对同事再一次叮嘱道。

他们清楚,手中的每一次检测、每一个数据记录,都关系着绿电进京的使命。

除夕的夜晚,山上看不到五彩斑斓的烟花,也没有觥筹交错和欢声笑语。抬头望去,唯有点点繁星闪烁和风机顶部一闪一闪的指示灯。可他们的目光仿佛穿透重重夜幕,望向远方灯火辉煌的首都。在那里,无数个家庭正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光。这一刻,他们知道了自己坚守岗位的意义。

“青城温度”的守护者

在内蒙古大唐托电的火电基地,一致排开的火电机组屹立在冰雪之上。2024年10月15日,以这里作为热源点的大唐托克托长输供热项目一期工程全容量投产,正式具备了53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能够保障青城呼和浩特城区近四分之一的供热面积。

作为项目一期工程全部投运后的第一个春节,长输供热项目基建主要负责人、该公司设备部供热小组组长乔文艺主动留下守护设备。他憨厚的脸上带着笑说:“小到螺栓、阀门,大到水泵、小汽轮机,我都经过手。我留下坚守,有啥突发情况能以最快速度处理,保障供热的稳定可靠,让大家过个温暖春节。”

  大唐托电设备部供热小组组长乔文艺(右一)与同事检查供热设备运行情况。朱森 摄

除夕一大早,他又带领汽机供热小组对供热设备进行再一次的排查和运行状况评估,及时排除隐患,让设备运转保持在最佳状态。

今年春节,他在单位值班,守护呼和浩特市5300万平方米的“青城温度”,将滚滚热流送向千家万户。

“机组口粮”的把关人

煤炭是火电厂的“口粮”,有了充足的煤炭储备和可靠的质量检测,机组才能安全、稳定运行,保障首府呼和浩特5300万平方米的供热和首都四分之一的用电量。在内蒙古大唐托电煤场,拉运煤炭的汽车排起长队,拉煤专列来往不断,有条不紊地通过取样、过磅。

  大唐托电燃料质检部副主任刘海韬在检查自动采制样设备。朱森 摄

“我们新上线一套智慧燃料采制化系统,实现数字化、精益化、智慧化的燃料管理,可以及时精准掌握煤炭热值、灰分等指标,同时燃料验收数据出具时间提前约40%,提高整体生产运行效能。”“95”后燃料质检部副主任刘海韬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现在煤炭库存可支持机组运行20天以上,为春节保电保供打下坚实的基础。”春节期间,他将担任“粮草质检官”,24小时待命,做好来煤的接卸及验收工作。

这些普普通通的电力人,身影穿梭在设备之间,看起来平平凡凡,没有豪言壮语,做的事却有非凡的意义。他们默默坚守岗位,让无数家庭享受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他们,是这个春节里最可爱的人。

来源: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392531?d=134fe5a&channel=weixin&time=1738897482604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18 08: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