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 新闻中心 > 奋斗大唐人
刀锋下的真相
来源:韩城第二发电公司
作者:詹欣睿
日期:2025-03-25

3月7日,在大唐韩城第二发电公司3号锅炉脱硝B侧烟气出口数据取样装置附近,热控一班石浩森正在巡检,突然听到周围一阵有规律的排气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嗤……”小石寻声而望,疑惑也随之来,“管路漏气不应该是持续不断的么?为什么这么有规律?哪里来的排气声啊?”他把这种异常情况立即汇报班组技术员杨鹏。

与此同时,规律的排气声再次响起。杨鹏不敢耽搁,立马赶到现场打起手电筒寻声辨位。果然,脱硝数据采样分析仪管线上一个爆破后的破口呈现在“聚光灯”下,以手覆之便能感受到气流直冲手心。

“鹏哥,被你说中了,分析仪刚刚自标定结束,氧量现在显示最大值,肯定是有漏点。漏气的地方找到了吗?”小石急忙冲到跟前。

“找到了!你现在回去准备剪刀、美工刀、扳手、自粘式保温棉管和常用工器具。漏气若不及时修复会影响脱硝数据在线正常监测。”“对了,别忘了准备两个8公分的对丝不锈钢接头,要铜箍子的,估计咱们得做一个‘搭桥’手术。”鹏哥特别叮嘱着。

“咱们从破口这里向左右分别剥开10公分的管线,看一下能不能找到漏气的点。”工具准备妥当,两人说干就干。

排查的过程犹如抽丝剥茧。黑色的伴热取样管线还留有余温,刀刃切入外护套,第一层防线被撕开,再次划开塑胶紧紧缠绕的保温层时,保温棉突然像被惊醒的雪豹般炸开绒毛。继续向下深割,多层缠绕的保温层舒展成巨大的蒲公英,白色纤维在气流中游走,两根透明的取样管和伴热带终于被剥离出来。

“无影灯”下两位“医生”的瞳孔收缩成针尖,仿佛“探雷者”仔细搜寻着漏点,但它却偏偏隐而不见。

“小石,你把分析仪管路投入反向吹气,我倒要看看这个小小的漏点能藏到那里去。”

瞬间,压缩空气冲击漏点,终于让这道2厘米长的裂缝在取样管背面被发现。

“找到了,停掉分析仪反吹。‘搭桥手术’正式开始。你主刀,我给你做副手。”杨鹏吩咐小石做好上手实操的准备。

破拆后的取样管线像一个躺在手术床上的开胸病人,只见小石用剪子尽可能短地裁掉裂开的管段,套上8分的对丝不锈钢接头吻合取样管的两头,再用两把扳手小心上紧两边的丝扣。再次投入分析仪自标定,走完全部流程后氧量示值恢复正常,小石再次确认接头不会轻易脱开并且再无漏点,才笑着回头对鹏哥比了个OK的手势。

小石开心地望着处理好的管子说:“从现在开始你又是一条好管线,努力工作吧,可别再耍脾气了!”

5分钟后,整个取样管包扎的整整齐齐、严严实实,像被塞进紧身衣的北极熊。当压缩空气的过流声在连接完好的管路中欢快的响起时,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博弈大家又赢回一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16 1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