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叔叔,您看我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啊?”
“写得不错,有进步!不过千万不能骄傲,回去之后还要多练,以后才会越写越好!”2022年7月,蔚县草沟堡乡南骆驼庵村书法班向暑期中的村娃们伸出了橄榄枝。上课地点是村委会会议室,“书法老师”是张家口发电公司驻村干部侯永宏,学生大的大、小的小,都是平日玩在一起的小伙伴儿。虽然从软件到硬件都跟城里没得比,但是孩子们洋溢的热情和认真的神态,伴着满屋子墨香一起,为这简陋的“书法班”平添了几分韵味。
在谈到开设书法班的初衷时,淳朴的侯永宏淡淡地表示:“也没太多想法,就是觉得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事。”那时的他也没想到,自己牵头张罗的“这点事”像一个无纸契约,一干就是几个假期;像一把万能钥匙,为身处闭塞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窥见文化、渴求新知的大门。
一个大胆的想法跳上心头
蔚县草沟堡乡南骆驼庵村地处典型山区,海拔最高达1750米,进城往返需要翻越几座大山,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村里多数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补贴家用了。对于村民们来说,会认字就不耽误生计,书法是啥,压根没听说过。
可是侯永宏觉得,时代在发展,乡村也要进步,孩子的未来不应该被大山拦截、更不应该被陈旧思维束缚。侯永宏喜欢书法,在他看来,书法既深富文化内涵、又充满艺术魅力,是一块值得涉足的领域。哪怕是看看听听,能让孩子们感兴趣,愿意写好字,愿意多了解汉字文化也好。“开设书法班!教孩子们学书法!”一个大胆的想法跳上侯永宏的心头。
谁知想法一说,便遭到了身边人的“群嘲”。一是侯永宏自己也不过是“半路出家”的书法爱好者。二是村里的现状大家心知肚明。村里人最关心手中的“钱袋子”。招商引资、全力致富远比腾出精力搞书法班更有前景。可侯永宏的“倔”劲也上来了。他说:“致富是首要的,文化帮扶也不能落下!”
第一课,只有5名学生
侯永宏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报了专业书法班,每天学习书法,每日课后都会练习两个小时以上。他先后临摹了《曹全碑》和《颜多宝塔碑》等多种碑帖。在详细了解了村内学生的放假情况后,自费购买了四十套书写工具,计划在暑假期间借用村委会会议室成立书法兴趣班,利用一个夏天的时间教孩子们学习隶书《曹全碑》。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7月24日,侯永宏的书法班正式开班,却只零零散散地迎来5名学生。5个就5个,开课!下课后,侯永宏又挨家挨户去做动员,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过来试一试。
“大妈,不耽误孩子时间,每天就过来学两个小时,剩下的都是回家练习,纸和笔都是我们这提供,主要就是培养一下孩子的兴趣。”话说的情真意切,可是效果寥寥。地里的活还需要人,实在腾不出“闲工夫”,让孩子们出来“长见识”。
课一定要上下去,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来!侯永宏坚定了信心。他把下载的网课内容投屏到电视上,自己再逐一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和书写错误。他还从讲述历代书法家的故事着手,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典故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不时地举手提问,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孩子们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每个假期,叔叔都在这里等你们
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参加兴趣班的孩子越来越多。从第一天五个人上课,到第四天来了十六个孩子,再后来三十多个孩子……本就不大的教室一时间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有的孩子没有座位,侯永宏就把驻村队厨房的餐桌搬来“扩容”,让所有人都拥有一方可以上手练习的“小天地”。对于一开始没跟上进度的孩子,侯永宏利用自己休息时间补课,保证每个学生都不掉队。
转眼间,孩子们的暑假结束了。孩子们依依不舍:“侯叔叔讲的书法课太有意思了,我们都很喜欢听。以后我也要勤练书法!”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喜爱,侯永宏也深深动容。他告诉孩子们:“以后每个假期,侯叔叔都在这里等你们上课。”
课后,他开始学习视频录制,将书法教程制作成网课,计划让邻村,甚至全乡所有想学书法的孩子都能第一时间学到书法知识。
2022年的寒假、2023年暑假、寒假……这个开在山沟沟里的“书法班”都如约而至。有人问侯永宏要开到什么时候,他说,只要有人听,我就一直讲,除非孩子们不再需要我了。